- · 《海相油气地质》期刊栏[04/29]
- · 《海相油气地质》数据库[04/29]
- · 《海相油气地质》投稿方[04/29]
- · 海相油气地质版面费是多[04/29]
贾承造:凝析油和轻质原油勘探为油气增产打开(2)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记者:碳中和和能源转型对轻油和页岩油的发展会带来好处还是帮助?提高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和产量的作用是什么?您如何评价“十三五”期间非常规
记者:碳中和和能源转型对轻油和页岩油的发展会带来好处还是帮助?提高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和产量的作用是什么?您如何评价“十三五”期间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取得的成就、问题和未来挑战?油气开发如何贡献“非常规”力量?
贾承造:自1993年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,石油进口量逐年增加,国内石油生产压力加大。 2015年,我国国内原油产量达到2.15亿吨,创历史新高。国际油价持续低位震荡,国内原油产量下降。去年生产了1.91亿吨石油。随着全球油气勘探的深入,勘探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。资源品位明显恶化,优质浅层油气资源越来越少,非常规、深层—超深层油气资源比重逐渐加大。凝析油和轻质原油是深水、深水和非常规领域的优质油气资源。它们具有单井产量高、采收率高、成本低的优势,有望推动国内油气勘探开发由低转期进入新时代。高峰期。
与此同时,我国天然气产量近年来持续增长。天然气是一种低碳清洁能源。碳中和需要减碳。预计天然气将继续大幅增长,这对凝析油和轻油也有好处。在国内加大勘探开发力度的前提下,凝析油的开发可增产油气,将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做出巨大贡献。因此,碳中和有助于天然气、凝析油和轻量化。石油将有助于提振。人类从薪柴时代过渡到煤炭时代,用了将近一百年的时间。后来,内燃机的发明用了50年时间,从煤炭时代过渡到油气时代。可见,从油气向新能源时代的转变也需要一个过程,不可能一蹴而就。 .能源转型要科学转型。作为低碳清洁能源,天然气将继续在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转型中发挥关键作用。
未来油气勘探开发面临双重挑战。一是能源安全挑战。近年来,随着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,国内原油产量保持在2亿吨红线以上,我国油气能源安全面临严峻挑战。二是碳中和的挑战。未来气候变化下油气面临的挑战包括技术、资源、市场、政治环境四大决定性因素,从高碳到低碳。
天然气、凝析油、轻油在未来油气资源中的比重将继续增加。因此,从资源的角度来看,可能需要转向深海、深海、非常规寻求更多的资源。二是立足三大领域发展高新技术。通过技术攻克问题,降低成本。虽然中国仍然需要通过组织和管理来提高劳动生产率,但我认为未来最大的挑战或关键仍然是技术。
记者:结合国内外油气地质研究历史,传统地质理论目前正在进行哪些知识创新?您能否回顾和展望科学家当前的任务和未来的方向?建议?
贾承造:石油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的突破是石油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。每一次重大基础理论或技术突破,都会使人类开发利用油气资源的能力和手段实现飞跃。正如中国石油科技管理部总经理邝立春在会上所说的那样,在半个多世纪的油气勘探实践中,中国石油地质学家在中国石油地质勘探实践的基础上,创造和发展了石油地质新理论。地质现实。新技术,新方法。上世纪陆相石油形成理论的创立,加深了我们对油气资源生成与聚集规律的认识,引导我们找到了以大庆为代表的一批特大型油气田,相继建成了重要的油气田。大庆、胜利、辽河等华东地区的石油生产基地。进入新世纪,围绕塔里木、鄂尔多斯、四川等中西部盆地,在岩性、前陆、海相碳酸盐岩、深部等领域创造性地形成地质理论和产业化勘探模式,发现克深、华清、普光、磨溪、玛湖等亿吨储量地区,特别是页岩油气、致密油气等非常规资源地质理论取得重大进展,实现了青城、吉木萨尔、古龙坳陷等。页岩油的重大突破,这些石油行业最激动人心的重大进展和成就,凝聚了中国石油地质学家的辛勤劳动和智慧。
十多年来,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实践取得了传统石油地质的重大突破。对非常规油气成藏连续性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,打破了以往的圈套,对于储层等传统地质理论,需要构建新的石油地质学理论体系。当然,在统一油气系统中建立新的油气系统还有一个过程。尚未形成统一认识,还在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中。
文章来源:《海相油气地质》 网址: http://www.hxyqdzzzs.cn/zonghexinwen/2021/0707/44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