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· 《海相油气地质》投稿方[04/29]
- · 《海相油气地质》数据库[04/29]
- · 《海相油气地质》期刊栏[04/29]
- · 海相油气地质版面费是多[04/29]
【趣味地理】都说了,别和搞地质的一起出去旅(2)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槽状板状只是形状的描述~ 但它们具有特定的形成环境~ 这是莱伊尔将今论古思想的体现—— 现今某种特殊地质现象的形成机制和大环境跟古代是一样一样
槽状板状只是形状的描述~
但它们具有特定的形成环境~
这是莱伊尔将今论古思想的体现——
现今某种特殊地质现象的形成机制和大环境跟古代是一样一样的
也就是说~总是有那么一群人
要么一天到晚在河边湖边海边挖沙子然后观察都有哪些沉积现象
要么动不动跑到熔岩流附近去看看那玩意是咋冷凝的
其实也有在实验室妄图认为制造高温高压促使岩石发生变质的……
恩~这其实是很严肃的科研行为
不过还是没法与游山玩水比~不是么
3
恩 貌似大家对旅游都还是很有兴趣滴~
我也喜欢旅游,~额 但更喜欢地质旅游~
啥是地质旅游?
曾经有朋友对我说~地质学习有三个境界
首先是“看山是山,看水是水”——朴素的观察自然地质现象、地貌景观阶段。
进阶是“看山非山,看水非水”——已经熟练的领悟如何“将今论古”,可以熟练的将一个地质现象放大为一个地质体,把这个地点的地质体与另一个地方的地质体联系起来看,寻找其中的异同;可以说出眼前所见地质现象的从何而来向何方去。——这样的旅游就可以称为地质旅游了。
最高阶段是“看山还是山,看水还是水”——可以把眼前的地质体放进时空的尺度进行考量,分析它的原始形成、后期变动、可能发展;还可以把地质现象放进国计民生的高度来思考,分析为何成山为何成水,有什么矿为什么有矿怎么去找,有什么地灾为什么会有怎么去规避……
第三层次,非大家所不能为也
一张航拍的现代盐湖干裂现象~
不过 它的背后可不仅仅只是个干裂/龟裂哦
有没有人仔细观察过,龟裂的外观?
四边形五边形六七八边形~似乎没什么好玩的,一场雨后或者干旱就可以见到嘛……
其实吧。这里面好玩着呢~道尔顿提出了最原始的原子概念,认为物质是由等大球体组成的——其实在物理学经过高度发展后的今天,我们依旧可以这样的简单看待一些事物。
比如,泥裂为毛是五六七八边形~
因为,均一物质(岩石)是由等大球体(矿物)组成滴,然后球体间互相的约束力也是均一等大的,当受到均一外力作用的时候,球体之间会发生均一的120度夹角开裂~
不过,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嘛~岩石并不那么均一,矿物的排列组成也不是一成不变——SO,开裂的形态也会有那么些千奇百怪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
那你还说毛?额~~稍安勿躁,听我说完嘛……
石柱子?yes & no~
这货叫柱状节理~常见于玄武岩和其他岩浆喷出岩~外观嘛,还是很均一的。
看,那些六边形格子多可爱!
咳……这就是相对均一的岩石开裂的结果。当然,这货不是干裂也不是泥裂,而是岩浆快速冷却时发生的收缩开裂~
三个等大质点开裂,会形成120度的夹角~六个围着一个开裂,结果就是一个有趣的六边形。当各种不均质性探出头脑的时候,就变成了多形状但趋于六边形的开裂。
那为什么是柱子?额 这个是因为冷却收缩裂是垂直冷却等温面向下发展的——降温过程是均匀的嘛,所以等温面也是垂直下降滴
所以~有时候会见到各种方向的柱子混搭哦~
盐湖 冲积扇 以及……大大小小的干裂纹~
不过,你以为“三联开裂”的能力就这样了吗?
非也
图上有多少格子,大家自己慢慢数去吧~
冲积扇神马的可以无视之~那玩意没啥意思
一个干旱猥琐的湖泊最终无论是变成盐盘还是泥巴坑,你都会看见这样密布其表面的,龟裂纹。但如果这时候我们把谷歌地球的观察距离拔高,拨动鼠标转到非洲的东北角的时候——你会看见一个迄今为止被观察到的最大尺度的,三联开裂现象:东非大裂谷—红海—亚丁湾,最大的现代三岔裂谷。
其实它的开裂形成机制,和小小的泥裂没有多大区别:大尺度上均一的地壳岩石,大尺度上均匀的拉张外力,大尺度上的岩浆上涌作用,一个大尺度上理想的三联开裂!
地质嘛,见微知著是必须滴~
我国疆域辽阔,国土面积广大,但仅山地丘陵区就占国土面积的65%,地质条件复杂,构造活动频繁,崩塌、滑坡、泥石流、地面塌陷、地裂缝、地面沉降等灾害隐患多、分布广、防范难度大,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、受威胁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。
文章来源:《海相油气地质》 网址: http://www.hxyqdzzzs.cn/zonghexinwen/2021/0707/444.html